Skip to content

尿」知腎疾病

1) 尿液的製造方法

血液與腎臟的工作

血液將氧氣和營養物質搬運到全身的同時,也會接受身體其他部位送來的廢物和毒素。


全身的血液最終都會經過腎臟,腎臟可以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毒素,將血液淨化,同時還能將多餘的水分一併去除。被腎臟去除的廢物、毒素和多餘的水分作為尿液被排出體外。


腎臟每日過濾的血量約為150升,相當於一個大鐵桶的容量。製作尿液是腎臟的重要職責之一,若腎功能低下則可能導致體內廢物和毒素的堆積。

通過過濾血液來製造尿液

製造尿液的單位便是腎臟中被稱為「腎元」的部分。腎元是腎臟中單位最小的組成,一個腎臟約有一百萬個腎元。腎元與微血管共同組成了「腎絲球」,腎絲球包裹在鮑氏囊當中。


血液通過腎絲球時,水分會通過腎絲球的過濾從微血管滲入鮑氏囊中,這就是最初的尿液(原尿)。


接下來,原尿流向「腎小管」,腎小管從原尿中篩選出鹽分、蛋白質等人體必須的物質進行二次吸收,其占比約為原尿的99%。


最終,剩餘的1%為人體不需要的廢物和水分,作為尿液被排出體外。

尿液的成分

尿液的成分約90%以上為水分,除此之外還有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尿素、氨等廢物(表)。


健康人一日的尿量約為1升~1.5升,腎功能一旦受損可能會出現0.5升(少尿)或2升(多尿)的情況,人體藉由腎臟排出廢物和多餘的水分來保持身體健康,因此,根據尿液的顏色和量便可以知曉身體的狀況。

A2-8-1 腎臟的故事 – 「尿」知腎疾病

2) 如何觀察尿

尿液的顏色與疾病的關係

健康人的尿液顏色為淡黃色或淡黃褐色,這是因為尿液混雜了膽汁的紅褐色色素。


身體狀況改變時,尿液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起床時或運動大量出汗後,尿液的顏色會稍微變濃;反之,大量飲水後或汗水很少時,尿液的顏色便會變淡。


同時,疾病、飲食、藥物也會影響尿液的顏色(表)。


另外,因腎絲球腎炎、腎硬化等導致腎小管受損時,蛋白質會隨尿液排出,此時尿液會起泡。因此,觀察時不僅僅要注意顏色,也要確認尿液是否起泡。


多囊性腎臟病(PKD)患者可能會因為腎臟囊腫的微血管出血而造成血尿,35~50%的多囊性腎臟病患者都會出現這種狀況。


(註1) 膽汁:肝臟製造的消化液,它能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等的消化
(註2) 膽紅素:紅血球含有的血紅素經代謝後產生的色素,它通常是通過膽汁排入腸道

A2-8-1 腎臟的故事 – 「尿」知腎疾病

尿液的味道

健康人剛剛排出的尿液僅有些微的臭味,但是,尿液放置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氨臭味,這便是由於細菌的關係。


通過飲食攝入體內的蛋白質被消化分解,會產生氨。氨再經由肝臟被合成名為「尿素」的無害物質,作為尿液被排出體外。排泄出去的「尿素」被細菌分解再次變為氨。


若剛剛排泄的尿液有刺激性的臭味,就可能是因為膀胱等處有細菌,或尿路發炎。另外,若尿液有甜味則可能是因為糖尿病。

根據尿量和尿比重知道的事

腎臟調節尿量來保持體內的水量,因此,飲水量會影響尿量。除了這種自然變動外,其他情況也會導致尿量異常增加或減少。


尿量減少為少尿,增加則為多尿。另外,也可以通過健康檢查檢測尿比重,藉以檢查尿液含有的成分是否有異。尿液的比重過高為濃縮尿,過低則為稀釋尿。


同時對比尿的比重和尿量便可預測各種疾病。尿的比重高且尿量多常為糖尿病,比重低且尿量少則可能是腎功能障礙。


因此,尿液的「顏色」、「氣味」、「量」等都可以用來推測身體狀況。

3) 尿腫脹的關係

體內水分分佈和浮腫

水分約佔人體體重的60%,其中2/3(體重的40%)為細胞內的細胞內液,剩餘的1/3(體重的20%)位於細胞外。


細胞外水分的1/4(體重的5%)為血管中流動的血漿,3/4(體重的15%)是細胞與細胞間的組織間液(圖)。水腫是指細胞與細胞間的水分(組織間液)異常增加。


水腫也稱為浮腫。

A2-8-1 腎臟的故事 – 「尿」知腎疾病

水腫是如何形成的?

蛋白質等較大的物質無法通過血管壁,但水或礦物質等較小的物質則可以通過,健康人血管內外的壓力值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因此不會出現水腫。


但若因某些原因導致微血管的血壓增高,便會造成水分由血管內向細胞間隙中滲出,這便會造成浮腫。


另外,血管中的蛋白質濃度降低時也會導致血管的滲透壓降低,從而造成水分從血管中滲出,導致水腫。


若蛋白質和水分都能通過微血管壁也會造成水腫。

引起水腫的疾病

腎病症候群、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病(CKD)等腎病會導致水腫。


腎病症候群是指尿液中有大量蛋白質滲入,血液中蛋白質減少的疾病。血液中蛋白質減少會導致滲透壓降低,水分便會從血液滲入細胞間隙引起水腫。


急性腎絲球腎炎是指腎臟發炎,製造尿液的能力降低,多餘的水分無法排出體外,導致人體內堆積了過多的水分而引起水腫。


CKD容易導致腎功能降低而引起水腫。除腎病外,充血性心衰竭或肝硬化也會導致全身性水腫。身體水腫時可能是人體患了重大的疾病。

如何發現水腫?

心臟的跳動、足部肌肉收縮、重力等因素讓血液在體內循環,但長時間站立會讓血液因重力原因而滯留在足部,導致血管壓力升高造成水腫。


即便是健康人在傍晚也會有足部水腫的情況出現,若休息片刻水腫就消退的話,便無需過分擔心。若水腫非常嚴重,在小腿肚等處用手指摁壓便會出現明顯的凹陷。若水腫持續一整天或連續數日則需要注意。

4) 排尿起到的排毒作用

血液與腎臟的工作

排毒是指排出體內堆積的廢物和毒素,這裡主要是指腎臟進行的排毒工作。
通過飲食進入體內的物質經過代謝後再排出體外,代謝後產生的廢物和毒素等便是糞便和尿液。


不溶於水的物質由肝臟送往腸中作為糞便排泄出去;溶於水的物質通過腎臟過濾送入膀胱變成尿液排出體外。


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尿素和氨等物質就包含在尿液中。因此,腎臟的功能下降時便無法充分排泄廢物,腎功能越不足,體內堆積的廢物便越多,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檢測血液中的肌酸酐來檢查腎臟功能(過濾功能)的原因。


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引起腎功能異常,則肌酸酐值(濃度)會升高。有害物質與廢物堆積在體內便會引起尿毒症。一旦患上尿毒症,便會出現疲倦、食欲不振、皮膚瘙癢、高血壓等各種症狀,有人甚至會出現意識不清、肺水腫、心膜炎、腦出血等重症。


在1975年透析療法出現以前,尿毒症是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約占死亡人數的1/4(圖);1975年透析療法普及後,尿毒症造成的死亡比率驟降至1%。

A2-8-1 腎臟的故事 – 「尿」知腎疾病

過濾血液來製造尿液

排泄糞便和尿液都是防止廢物和毒素滯留在體內的重要方法,因此,為了讓尿液順利排出,更需要攝取充足的水分。


身體所需的水分根據溫度和活動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穩定的環境下正常生活,每日約需攝取水份2.5升。


另外也要多多食用能利尿的食品來防止廢物和多餘的水分堆積在體內。食物中的咖啡因和鉀等有助於排尿,咖啡、茶等飲品富含咖啡因,蜆、捲心菜、西瓜等食物則富含鉀物質(表)。


但是,當腎臟功能低下時若攝取過多的鉀,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疾病的治療方法需與醫師或護士協商。

A2-8-1 腎臟的故事 – 「尿」知腎疾病

疾病說明

關於ADPKD的基礎知識
關於腎功能和生活習慣的解釋
了解ADPKD的技術術語

多囊腎的治療

專門醫生的資訊
患者的經驗和信息
醫院的資訊

常見問題

患者的常見問題
關於協會的資訊
如何支持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