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從營養素看腎臟

1) 鈉

腎臟與鈉的關係

鈉(Na),鉀(K),鈣(Ca),氯(Cl),鎂(Mg),磷(P)等也稱為電解質。

腎臟需要保持這些電解質濃度的正常,保證血液維持在弱鹼性。腎臟通過排除多餘的鈉來調整血壓,因此,若排除的鈉過少,則體內的鈉便會過多,導致血壓上升。

低鈉血症(低Na血症)

所謂低鈉血症即是血液中的鈉濃度低於135mEq/L;若鈉濃度低於120mEq/L則可判定為重症。


症狀主要為噁心、想吐、身體疲勞、頭痛、全身倦怠、肌肉痙攣、意識不清和昏迷等。


低鈉血症的主要原因為飲水過量(1升/小時以上)、腹瀉、嘔吐、過度運動、高齡、心臟衰竭、肝衰竭、腎衰竭、藥物使用等。


另外,低鈉血症有以下2種。


體液量減少的低鈉血症:人體內總鈉量減少,同時水分流失。


體液量正常的低鈉血症:人體內總鈉量不變,但水分過多。


無論人體內的總鈉量是否上升,只要多餘的水分向細胞外液(細胞外存在的體液的總成)滲入便會引起低鈉血症。

 

體液量減少的低鈉血症⇒人體內總Na量減少,同時水分流失。

 

體液量正常的低鈉血症 ⇒人體內總Na量不變,但水分過多。

 

無論人體內的總鈉量是否上升,只要多餘的水分向細胞外液(細胞外存在的體液的總成)滲入便會引起低Na血症。 

高鈉血症(高Na血症)

所謂高鈉血症即是血液中的鈉濃度大於145mEq/L;若鈉濃度高於160mEq/L則可判定為重症。


症狀主要為口渴、過多飲水、頭痛、嘔吐、痙攣、全身倦怠等,嚴重時還會導致意識不清。


原因大致分為3類:脫水、藥物或疾病。


除了鈉之外,人體還需要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作為身體的能量來源,同時它們也是肌肉和神經運動必不可少的物質。


鈉來源於鹽分(氯化鈉),如食鹽、醬油、味噌等,腎臟可以將過多攝入的鈉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A2-5-1 腎臟的故事 – 從營養素看腎臟

2) 鉀

腎臟與鉀的關係

鉀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它與鈉(食鹽的成分之一)共同維持和調整細胞的滲透壓,是維持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此外,鉀能將體內多餘的鹽分(鈉)排除體外,因此是降低血壓的代表性營養物質。


腎功能低下時鉀的含量便會上升,但鉀本身不會對腎臟造成惡劣影響。一旦腎臟出現問題,便無法將鉀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從而在人體內不斷堆積。如果血液中的鉀濃度升高,則很有可能導致危險的心律異常或心跳停止,引起猝死。


為了避免這些危險,需要控制鉀的攝取量以保證血液的鉀濃度在正常範圍內。


(註) 滲透壓:導致低濃度液體向高濃度液體移動的壓力

低鉀血症(低K血症)

人體內的鉀約98%都在細胞內,剩餘的2%位於血液等細胞外液。
血液中的鉀濃度至關重要,一旦濃度產生異常便會給人體帶來巨大的影響。通常血液中的鉀濃度(正常)為3.5~5.0mEq/L(※),低於3.5mEq/L則為「低鉀血症」。


鉀的作用是調整體液的滲透壓、收縮肌肉、幫助神經傳遞等。因此,人體一旦患上低鉀血症就會導致消化道、肌肉、腎臟、神經系統等問題。


初期可能會出現肌肉無力、肌肉疼痛、噁心、嘔吐、便秘、痙攣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四肢癱瘓、自主神經失調、肌肉痙攣、呼吸肌麻痺、心律異常、麻痺性腸梗塞等。


低鉀血症的主要病因有以下3種:(1)鉀攝取量過少、(2)鉀排出量過多、(3)鉀從血液滲入細胞內。


日常飲食中鉀必不可少,「低鉀血症」的一大病因便是夏日倦怠症,由於夏季大量出汗,鉀隨汗液一同被排除體外。

高鉀血症(高K血症)

通常血液中的鉀濃度(正常)為3.5~5.0mEq/L,高於5.5mEq/L則為「高鉀血症」。


腎功能正常時,可以將多餘的鉀隨尿液一同排出體外。但若腎功能出現衰竭,腎臟便無法正常工作,導致鉀濃度變高,從而形成高鉀血症。


高鉀血症會導致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肌肉和神經麻痹、感覺過敏、虛弱、心律異常等症狀。鉀濃度一旦超過7〜8mEq/L則很有可能會導致心臟突然出現異常。


高鉀血症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 過多攝入含有大量鉀的食品
 細胞內的鉀向血液中移動
 腎臟排除鉀的功能不足


腎功能不足時可以採取控制鉀含量的飲食療法來防止體內鉀含量上升,飲食療法毋需抑制所有的鉀攝入量,但要注意只攝取必要的量。

A2-5-1 腎臟的故事 – 從營養素看腎臟

3) 蛋白質/磷

低蛋白質血症

蛋白質是肌肉和骨骼等構成的成分,同時也是能量來源,也負責搬運氧氣和營養物質。


腎臟不僅能排除人體不需要的廢物,還能保證人體必須的蛋白質不會流失。一旦腎功能出現問題,很容易出現蛋白質隨尿液一同被排出體外,排除量過多便會導致「低蛋白血症」,也稱為腎病症候群。


低蛋白血症的症狀有浮腫、貧血、食欲不振、慢性腹瀉、胸腹水、心臟功能降低、易感染(易患普通感冒等)等,高齡患者還容易出現肌肉無力、肺炎等。

蛋白質與磷的關係

磷是人體不可欠缺的物質,但它也必須從腎臟被排出體外,腎功能不足時可能會導致磷含量過多。


攝取蛋白質的難處就與此有關了。蛋白質與磷密不可分,一般而言,1g的蛋白質中含有15mg的磷,因此磷的攝入量與蛋白質的攝取有關。

A2-5-1 腎臟的故事 – 從營養素看腎臟

高磷血症

磷不僅能搬運能量,還是細胞膜的構造成分,與鈣結合可以讓骨骼和牙齒更加堅固。腎臟可以進行磷酸的排泄與再吸收,保持人體內磷酸含量的穩定。


健康人的腎臟能將與吸收量相等的磷排到尿液中,一旦腎功能不足便無法將不需要的磷排到尿液中,從而導致過多的磷滯留在血液中。


高磷血症患者無法自我察覺,但若血液中持續磷酸濃度過高,骨骼會變脆,血管和肌腱等非骨骼等部位會因為與鈣結合而鈣化。


腎功能不足時需謹遵醫囑攝取蛋白質和磷等。蛋白質和磷關係密切,因此需要保持蛋白質與磷的攝取平衡。

疾病說明

關於ADPKD的基礎知識
關於腎功能和生活習慣的解釋
了解ADPKD的技術術語

多囊腎的治療

專門醫生的資訊
患者的經驗和信息
醫院的資訊

常見問題

患者的常見問題
關於協會的資訊
如何支持協會